物理大師勉學子 懂得放下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十一日舉辦「楊振寧、朱經武世紀對談」,邀請物理學界前後兩代「大師級」學者交流。被問及研究過程的挫折,兩人不約而同表示,研究若遇到挫折,能撐就盡量撐過去,但若真的太苦,不妨學會「放下」;畢竟每個人的天賦不同,轉個方向,或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表示,傳統教育總是強調「苦讀」,但讀書讀到「苦」,表示興趣不在那個領域,才會灰心想放棄;做科學研究,不成功的實驗十之八九,若還存在好奇心、實驗的動力,就不會覺得苦。他指導研究生時發現,凡是做得太苦才做出來的論文,該生未來發展成就一定不大。 楊振寧認為真的太苦,就該學會放下。當初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,同學間有一個笑話:「哪裡有爆炸,哪裡就有楊振寧(Where is bomb, where is Yang.)」原來他從小喜歡研究理論,實做能力卻極差,偏偏又想以一個實驗作為博士論文題目,結局可想而知。 正當他的實驗走入死胡同、苦無對策之時,老師建議他回到理論上,並告訴他,之前的一篇投書論點極好,不如稍加增改,就能當作畢業論文。楊振寧苦思二日,決定接受老師的建議,放棄原本的實驗。 楊振寧說,若當初他堅持作下去,恐怕會越陷越深,回到理論領域後,才覺得如釋重負,感到這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。碰巧的是,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也有類似的經歷,只不過楊振寧是從實作走回理論,朱經武則是從理論走回實作。 朱經武受台灣教育,總覺得動腦比動手好,雖然從小就喜歡修理收音機、自己作電路板,但還是想投入理論研究。直到他碰到楊振寧,一切才有了改變,「我才發現我們兩人腦子裡的線路完全不一樣!」 之後,朱經武專注於實作領域,於七十八年成功將超導體溫度提升至攝氏零下一八三度,被美國媒體評為「科學界的超級巨星」。一名專精理論物理的學者感嘆朱經武在實作上的成就,曾公開表示:「我對物理學的重大貢獻之一,便是沒收朱經武當學生!」 我有聽這場演講>///<
陳至中/台北報導
- Feb 23 Mon 2009 21:57
物理大師勉學子 懂得放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